水野弘元著
如实译

 

 
 
六、实践修行论

  以佛教而言,向理想进行的修行是最为重要的,所以有关修行的方法,以种种形式,在原始圣典中随处有所说明。在部派佛数,乃将原始圣典中所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予以归纳,通常作为三十七种,而称为三十七菩提分( bodhi  pakkhiya dhamma)。这是到达菩提的三十七部分之意。其内容为:
  四念处(cattari satipatthanani),亦译为四念住,是正确忆念身(kāya)、受(vedanā )、心(citta )、法(dhamma)之四种而不忘之谓。即是忆念身(肉体)是不净的,受是苦的,心是无常的,法是无我的,这相当於八正道中之正念。
  四正勤(cattāri sammappadhānai),亦译为四正断,这相当於八正道中之正精进,即为了未起之善令得生,已起之善令增长,未起之恶令不生,已起之恶令断灭而精进努力。关於此,已如在八正道之说明所揭举。
  四如意足(cattāro  iddhipādā),亦译为四神足,此为欲(chanda)如意足、精进(viriya)如意足、心(citta)如意足、思惟(vlmamsa)如意足四种。即是对正确理想的欲求、精进努力、心统一之禅定与思惟之智慧,能自由如意地作用之意。
  五根(pancindriyāni)是信(saddhā)根、精进(viriya)根、念(sati)根、定(samādhi)根、慧(panna)根五种。根是自由作用之能力。即指对佛法僧三宝的信,以及精进、念、定、慧等向理想作用之能力。
  五力(panca baiani)虽与五根同一德目,但对於五根为能力上的作用,五力则是更进一层发挥更大的力量,两者可视为是程度之差别。
  七觉支(satta bojjhangā),是念(sati)觉支、择法(dhamma-vicaya)觉支、精进(viriya)觉支、喜(piti)觉支、轻安(passaddhi)觉支、定( samādhi)觉支、捨(upekkhā)觉支之七种,这是到达证悟的七个部分之意。此中,择法是将真理之法。予以判别思惟而研究的智慧,喜是得最高禅定前的精神之满足喜悦,轻安同样是得禅定前的身心之轻快明朗,捨就是离取捨憎爱之念,而对任何事皆心不偏倚,心平静而不乱之谓。
  八正道,这已如前节所说明。
  以上七项目加起来共为三十七种。然七项目之一一,自成一种修行方法之体系,通常只要修行其中一种,则大体可完成修行法之情形较多。
  故就原始圣典来看,例如四念处或四如意足之修行,皆被认为是一乘道
(注一)。所谓一乘道(ekāyāna magga),就是仅依此即可达到开悟之理想的道。又认为依四念处、五根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各可得圣者之四种悟果(四果)(注二)
  因此,无有将上述之七项目三十七种皆修行之必要。将同样的修行道,以种种项目揭举,可能是佛陀为了要适应弟子们的性格、能力之缘故。例如五根、五力,其中将信置于最初,因信是为了智慧低的初学者,不用理论,唯依信佛典指导者而令其趋向理想的方法,故五根五力是为初学者而说的。又七觉支之中,有关禅定的敍述甚多,故可能是以禅定之修行为主,而达到理想的修行法。故在此七项目之中,选择适合自己性格之任何一种修行均可。所谓一乘道,即是仅依一项目,从最初之修行,直到最高悟道之修行,一贯进行的修行法。
  另外,在原始经典中所说的修行法,列有二种。一种是就右述之七项目或其以上者,从修行之初至最后,仅用同一修行法的方法。另一种是从初步随修行之逐渐进展,而改变修行项目予以进行的方法。这可谓是佛教的教育法。就佛教以外的一般教育法来看,古来之学问技艺之道,均以自始至终,仅教一种的方法为多。若是论语,则仅令其读论语百次、千次,以此作为其毕生之修养指针。若是习字,则仅令其练习千字文几千次,后来即使其中没有的字,亦自然地会自由书写。反之,近代教育法乃以阶段式为主,以数学而言,小学乃教算数,中学则教算盘与综合性的浅易算数,高中教以几何、解析几何,大学或研究所则教更高级的数理。
  就原始圣典所说之修行法来看,自最初至最后唯依一种方法令其修行之例,则除於前述一乘道时所举的四念处、四如意足之外,亦敍述观察五蕴与四谛之修行。就观察五蕴的无常、苦、无我之修行而言,经典中说,首先应从凡夫观察五蕴;为开悟须陀洹果亦应观察五蕴,更为得斯陀含果,得阿那含果,得最高的阿罗汉果亦应常观五蕴,又开悟得一切果而得解脱之后,亦应常观察思惟五蕴之无常、苦、无我
(注三)
  同样对应观察四谛之修行亦说,为得须陀洹果有观察四谛之必要,为得斯陀含果,得阿那含果,得阿罗汉果亦必须如实观察四谛。进而欲得辟支佛(缘觉)果亦依四谛观,欲得无上等正觉而成佛,亦依如实观察实践体验四圣谛始可得之
(注四)
  由上述观之,任何一种项目的修行法,应该是仅修行其项目即可,不过,亦有将几个项目作阶段式修行之情形。为最初佛弟子的五比丘,依初转法轮之说法,闻四谛八正道之教法而达到初果,得法眼,其后彼等又闻五蕴之无常、苦、无我之法,依观察思惟五蕴,而得阿罗汉果。又有一种成为一种型式的修行道,即是先由调整出息入息的安般念(ānāpāna-sati)出发。使精神统一,其次进入四念处之观法,充分修得之后,更入七觉支之修行,七觉支熟习之后,始得明(vijjā)智慧与解脱(vimutti),而至证悟的境界
(注五)
  然而此两种修行法,并非说一定仅採用其中之一种,实际上,将此予以拼用的情形较多。及至部派佛教,将原始圣典所说的这些修行项目,加以归纳,如上述之三十七菩提分,更加上四禅定、四无量心(慈、悲、喜、捨之四种,亦称四梵住),而成为四十几种,但其中共通於几种项目而重复的德目不少。以三十七菩提分而言,其精进德目,相当於四正勤之所有德目,更有精进如意足、精进根、精进力、精进觉支、正精进,全部九种属於精进。同样的,以念而言,四念处全部及念根、念力、含觉支、正念等八种相当於此,定则有心如意足、定根、定力、定觉支、正定之五种,慧则有思惟如意足、慧根、慧力、择法觉支、正见之五种。如此观之,三十七菩提分若除去其重复者,则仅有十二、三种德目。
  可是,如前所述,三十七菩提分是各项目为独立而自成一体系的修行方法,是应学者之智慧与性格而立的,所以即使将之全部归纳,亦无法整理出一种统一的修行体系。因此部派佛教虽予以归纳而称三十七菩提分,但并未以此作为修行方法而採用,而是由各部派想出与此不同的新的统一修行法。诸如巴利佛教与说一切有部所说的,各自详细的修行法,即属於此,关於此,在此无有涉及之必要。然则成为此部派佛教修道论之先驱者,既已见於原始圣典之中。
  这是在原始圣典之中属於后期,而於其中已显现几分阿毘达磨倾向的中阿含之中可见。於此述说者乃与三十七菩提分中之修行法无直接关系,是以独自的立场,将修行的道程,自发足至最后之证悟,作阶段式的归纳述说。例如根据中阿含一八二、马邑经;巴利中部三九、马邑大经(mahā-assapura-sutta),修行道程有下列十七阶段
(注六)
  (1)惭愧具足(hirottappena samannāgata)
  (2)身行清净(parisuddha-kāyasamācāra)
  (3)语行清净(parisuddha-vaci-samācāra)
  (4)意行清净(parisuddha-manosamācāra)
  (5)活命清净(parisuddha-ājiva)
  (6)守护根门(indriyesu-guttadvāra)
  (7)於食知量(bhojane mattannu)
  (8)警寤精进(jagariyam anuyutta)
  (9)正念正知具足(sati-sampajannena samannāgata)
  (10)独住远离、五盖捨断(vivitta senasana,pancanīvarana-pahāna)
  (11)~(14)初禅乃至第四禅(pathama jjhāna……(catuttajjhana)
  (15)宿住随念智(Pubbenivesānussati-nāna)
  (16)天眼智(sattānam cutǔpapāta-nāna有情生死智)
  (17)漏尽尽智(asavānam khaya-nāna)
  此十七阶段不用说是敍述出家修行者的修行道程的,其中,第一惭愧具足是对世间,对自己的内心要知耻而具足正确的良心。作为出家者的第一要件,就是应当具有健全的良心。第二身行清净,相当於八正道中的正业,第三语行清净,相当於正语,第四意行清净,相当於正思惟。第五活命清净虽相当於八正道之正命,但第六守护根门与第七於食知量亦应包含在正命之中。此中,守护根门就是守护感官,於感觉知觉的认识作用之际,不执着於外境(对象),不陷於放逸无惭。於食知量,就是应知自己吃食物的分量,而不过食暴饮。第八警寤精进,被视为相当於八正道之正精进,这是坐禅时不瞌睡,而专心努力之谓。
  以上八阶段,主要是调整适於进人坐禅的身心状态,若配当於后述之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法,则想必是属於戒学。而从第九至第十四阶段,属於三学中的定学,最后三种智慧,则属於慧学。
  第九正念正知具足,相当於八正道之正念,第十独住远离、五盖捨断是禅定前的预备阶段。其中,独住远离是在适於坐禅的安静场所独住之意,五盖捨断,即是将进入正确禅定的障碍——五种烦恼(五盖),即食欲、瞋恚、昏沈睡眠、掉举恶作、疑惑心捨断。将此五盖完全捨断,始可逐渐进人初禅乃至第四禅的色界四禅定。
  依正确的禅定统一精神,依统一的精神得正确无误的智慧,於此亦可得最后的果报,阿罗汉果。第十五宿住随念智乃至第十七漏尽智,亦称三明,被认为达到阿罗汉果时,必能得此三明,释尊亦因在菩提树下得三明,而得以开悟,成为佛陀。关於三明及前述之四禅,容后详述。
  总之,在原始佛教之末期,已有如此统一的修行阶梯之说法。当然,这并非是后世的原始佛教家们任意编造的,其过程中的每一项,在早期的原始圣典中随处可见,所以可能是佛陀本身所说。於是将个个修道法归纳而作成十七阶梯。这到部派佛教,乃有更详细的说明,例如以坐禅之修行而言,想要最容易的获得精神统一,亦依其人之性格如何,其坐禅观法之方法亦随之不同。如食多的人,易怒的人,愚钝的人,浮躁的人,易轻信的人,疑心重的人等,分为各种性格,而随应其性格,述说不净观、慈慧观、缘起观、数息观、界差别观等的坐禅观法。这种事虽在原始圣典中未有记载,不过恐怕从原始佛教时代,就在比丘们之间,作为实修方法而採用吧!
  上述是出家者之修行。出家者想必能忠实地实践如此专门、严密的修行,但有家业而养妻儿的在家信徒,则不能实践像出家人那样的修行。对在家信徒所说的修行法,则有依施戒生天三论而说的,如施与慈善与戒律道德一类的,在家信徒之实践方法,而於其实践之间,体会佛教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并理解四谛的道理。如此而理解理论性的四谛道理时,此信徒即得法眼而成为最下位的圣者。在家信徒有时更进一步施行在家之修行,但其具体的方法,在经典中未见述及。在家信徒出家成为比丘,而进行正式专门的修行者亦不少。
  在原始圣典中,对在家信徒的实践修道法,叙述一种方法,即四不坏净(四证净)之信仰。所谓不坏净(aveccappasāda),是「绝对确实的信仰」之意,亦即确立佛教的信仰,不为任何外物所动之谓。本来对在家信徒而言,信是最重要的。信,就是未证悟者,对於已开悟并体得在理论上、实际上完全无误的绝对真理之佛与佛弟子的言说,认为毫无错误而相信。因此,信是就未到未达者而说的,对已到已达者,则以开悟显现出来。若其所信的是错误的,则成为妄信、迷信。故所信的,必须是绝对确实的真理方可。
  如前所屡述,佛教的教理,是极为合理性的,正确的信此教理,不会变成妄信或迷信。所谓不坏净之信,究竟是信什么呢?那就是对佛、法、僧、圣戒四种的信。可以说,就是相信三宝与戒是绝对确实的。对三宝的信,虽已於成为佛教徒时,由归依三宝而得,但那是一般的信,於不坏净之三宝的信,是深信:佛陀是真正具备如来十号的世间之大导师
(注七);法是适合於任何世、任何地方的永恒之真理;僧是作为佛之代理者而足以指导民众的完美的人格者,而毫不置疑。对於戒,亦应认为戒律是佛教的生命,守戒是佛教徒最重要的事,而坚信不疑,并自己持戒绝对不犯为要。这就是对圣戒的不坏净。得此四不坏净,换言之,即是透彻於佛教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而不起疑惑。要之,可谓对四谛之道理,在理论上有所理解,故如四谛观之确立者称为最下位之圣者,得四不坏净者,亦视为最下位之圣者。此最下位之圣者,在后来的部派佛教之用语,乃称为见道(darsana-mārga)之圣者。所谓见道,是指见四谛道理之过程而言。
  如此,不论依何种方法,只要在理论上确立佛教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其次则不管是出家或在家,应将四谛与缘起的道理,不仅由道理上,且在体验上,亦要使自己的行为行动,变成如理论那样的修行才行。对於见道的修行为理智的修行,其后的修行则为情意的修行。吾人在理论上虽容易理解,但要实践时,就很不容易照理论进行。酒与香烟之害,在理论上是十分明白的,但其所以不容易戒掉,是因为情意上的习惯已很牢固,而很难拔除之故。又在理论上吾人知道早起是很重要的,但在习惯性的情意方面,则仍希望继续睡早觉,这就是吾人的日常。
  要将此种错误的习惯性情意面改正的修行,在后来的佛教用语,称为修道(bhāvanāmārga),而於见道之后,要求此种修道之修行
(注八)。后期的佛教,将完成见道、修道及一切修行的圣者,全部分为下列的八个阶段。

 

 

 

  五比丘依初转法轮之四谛说法,得见道,净法眼,其后受五蕴无我相之说法,坐禅观法五蕴之无常、苦、无我,因身证体验五蕴无我相而积修道之修行,且完成此修行而成为阿罗汉圣者之事,已如前述。有关见道、修道之修行,应思惟什么、如何观察而修的具体说明,在原始经典没有叙述。根据转法轮经中的四谛之三转十二行法轮说,释尊本身是依四谛之观法,进行见道、修道、正觉之三个阶段的。首先第一阶段揭示四谛如实的理论性理解曰:

  [知此为苦,知此为苦集,知此为苦灭,知此为至苦灭之道。]

  其次第二阶段叙述应如实地实修体验四谛曰:

  「苦应遍知,集应捨断,灭应实证,道应修习。]

  最后於第三阶段叙述已完成四谛之实修体验曰:

  「苦已遍知,集已断捨,灭已实证,道已修习。]

  此中,第一阶段为见道,第二阶段为修道,第三阶段为无学之证悟。
  总之,人要成为最高的人格者,以形式上而言,须要经过上述之三个阶段。这并不限於佛教的修行,任何的艺能技术之修行,亦是同样的道理,要成为完人的教育过程,乃应该如此。这其中,不仅是知性教育,亦包含道德性、情操性的教育,而且宁可说后者应该较为高级且重要才行。今日的学校数育,不太重视后者,乃是教育的缺陷。今日社会道义之颓废,可以说上述的教育之缺陷,亦是其原因之一。事实上、习惯上、情意上的训练教育,是极为重要的,佛教的修行德目,大多是属於此方面的。在十二缘起说,将吾人生死轮回之苦恼产生的原因理由,列举为无明与渴爱,而说灭除无明与渴爱,则苦恼亦灭.至四谛说,苦恼的原因理由,虽与缘起说同样举出渴爱,但灭除苦恼而到达理想的修行方法,则不单说应灭去渴爱与无明,而列举如八正道之种种方法。因苦恼的原因是无明与渴爱,所以要灭除苦恼,仅将其原因之无明渴爱消除,似乎已足够,但实际上,从过去而来的习气,即:长久的错误经验之集积;已成为习惯,而此情意上的内在习惯根深蒂固,故若不除此种习惯性的恶德,无明与渴爱亦不能除去,故以修道而言,为除去内在的情意上恶习之意,故有八正道这样包含各方面的修行方法。三十七菩提分之诸项目亦与此相同。

 

注释

注一:以四如意足之修行为一乘道的经典,有杂阿含卷二一(五六一经)、巴利相应部五一、一五等。
注二:以四念处为一乘道之经,有杂阿含卷一九(五三五经)、卷二四(六0七经)、巴利相应部四七、一八及四七、四三等;以为依四念可得四果之经典,有杂阿含卷二四(六一八经)。说依五根可得四果的经,有杂阿含卷二六(六五二经、六五三经)相应部四八、一八等。
注三:说明仅依五蕴观即可得一切悟果,更於解脱后亦应修五蕴观的经典,有杂阿含卷一O(二五九经) 相应部二二、一二二等。
注四:由观察四圣谛可得种种证悟之事,敍述於杂阿含卷一五(三九三经)等,而佛陀依四圣谛之三转十二行开悟成佛之事,则於转法轮经有所述说。
注五:敍述此种修行道程的经典,有杂阿含卷二九(八一O经)、相应部五四、一三等。
注六:在汉译中阿含,对此十七阶段未如巴利经典般的明示,而有所省略,因不充分,故今依巴利经典。
注七:佛宝的信,即是将佛德作为如来十号:应供(阿罗汉)、正遍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,而信念。法宝的信,是将法(佛所说的教法)视为是善说、应自见、即时的、应自体的、向理想导引、识者应各自知、普遍妥当的真理,而信念。僧宝的信,即是将僧视为皆悉正确修行的四双八辈之圣众,是世人所应尊敬供养之无上福田,而信念。圣戒的信,即是将自己所持的戒,认为是完全无缺而神圣者,是为识者所赞赏,而得起正定的戒,如此信念不已,四不坏净是归依三宝加以戒,而将此予以彻底施行者。於此更加施与天,则称为六随念,这相当於归依三宝加施、戒、生天之三论者,乃是在家信徒应守念的。为在家信徒的念佛思想,亦是将上述之信予以发展的思想。以上有关佛法僧等之说明,参照杂阿含卷三三(九三一经)、增支部六、一0。
注八
:根据后期部派佛教的阿毘达磨教学之说,吾人迈向理想修行之际,有妨害此修行的烦恼,即理智的迷惑(见惑)与情意的迷惑(修惑或思惑)。理智的迷惑,被认为只要吾人了知其理论,立即就可除去其迷惑。依见道可除去者即是理智的迷惑——见惑。反之,情意的迷惑,只要吾人不改正生活态度与习惯,则不能除去,所以要除去此种迷惑必须要长时间的修行、努力修道之有很多阶段即为此故,而在后来的大乘,则将修道期间作为三祗百劫这样无限的时间。部派佛教对於见惑与修惑有详细的论究,但在原始圣典,对这方面的考察,只可见到其萌芽。

 

上页

  

    

 下页